朱总您好,桥梁拆除过程是对桥梁实际工作状态深入研究的机会,如预应力损失,钢筋锈蚀,混凝土劣化等,是否有相关的研究?目前有没有可以反过来为设计和施工指导的建议?
朱慈祥高级工程师主任,总经理助理
中交养护集团桥梁养护技术研发中心/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
关注
人加入学习
回答问题
在您说的这个方面研究做了一些,也有一些成果可借鉴:1、对于大型桥梁,预应力的损失是非常敏感的因素(尤其是顶部预应力);2、基于遗传算法-随机摄动法进行现役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现存预应力值识别,理论上完善了现役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分析理论和方法;3、通过与长沙理工大学的联合研究“混凝土桥梁隐蔽病害精细诊治技术及应用”,研发了钢筋锈蚀、混凝土劣化的多项检测评估新方法和设备,对混凝土桥梁的服役可靠度及剩余寿命等也提出了相关理论体系;4、我们在实施的大量的混凝土桥梁加固工程和拆除工程中发现,受很多因素影响(受实际施工和使用的影响很大,预应力度的检测评估及开裂结构的模拟代价很大),理论计算分析与实际情况有时候有较大差异(不是理论本身有问题,是因为实际有差异),我觉得对于服役的旧混凝土桥梁的计算,一定要基于我提出的基于工程边界及工程方案进行计算分析,基于桥梁本身的变形检测监测数据整体判断是最有效的(要注意联合作用问题),并在实施时基于动态工程边界及时调整优化,这样做才是旧桥工程的科学方法。
问题列表
×